佛山高明区:建立跟踪评价机制精准考察干部提升干事活力
佛山市高明区把考察识别干部功夫下在平时,推行“论功行赏、论过行罚”跟踪评价机制,由组织部门主动走到班子中去、走到干部中去,全面真实了解各级干部履职情况,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精准考察干部提供重要依据。实施该机制以来,高明区累计走访单位48家次、干部900多人次,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成为干部队伍工作的新常态,有效促进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激励干部队伍迸发出“猛虎下山、虎虎生威”的干事创业精气神。一、突出经常性,季度走访,考察深入全面。
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论功行赏、论过行罚”干部跟踪考核评价机制的工作方案》,要求组织部门每季度完成一轮走访调研,深入镇街和区直部门了解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各层级干部“优劣能庸”的表现:突出了解正职干部把握方向、驾驭全局、抓班子带队伍等方面的情况;突出了解副职干部统筹工作落实情况;具体考核中层及以下干部工作执行情况;突出了解镇街干部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服务群众意识、化解基层复杂矛盾等方面的情况;突出了解敏感岗位干部廉洁自律、风险防控、资金使用等方面的情况。细化政治表现评价标准,注重从干部应对重大考验中的表现看政治判断力,从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表现看政治领悟力,从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表现看政治执行力,使走访调研更深入、跟踪评价更全面、“全息成像”更精准。
二、突出专业性,全员参与,形成覆盖网络。
合理分配若干个考察组,组长由股级以上干部担任,分领域开展干部调研工作,改变了过去由干部股“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干部考察网,使各个领域、各个层级、每个单位的干部都能及时得到关注。积极推行由组工干部担任“战地记者”的了解干部制度,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环保小镇建设等工作中开展干部专项考察,全程跟踪了解干部在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基层一线的政治表现、为民情怀和能力担当,及时把工作实绩突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干部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去年以来,先后入库的“85后”“95后”干部超过100人,为区委选好用好干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突出规范性,程序公开透明,实事求是。
坚持公平公正、严谨审慎评价干部,采取“三问一谈一公示”方式,不仅注重评价干部“成事”的结果,也会留意干部“谋事、成事”的过程,准确掌握干部实际表现,确保担当有为者“露脸”“冒尖”,懈怠不为者“红脸”“出汗”。在开展跟踪评价时:区委组织部直插基层“问民情”,向所到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发放测评表,让大家实事求是地充分表达意见,摸清圈准“功过”两端的对象范围;召开单位党支部书记谈话会“问实情”,征求党支部对有关干部的印象评价,画好干部“功过”表现的“轮廓图”;向单位党委(党组)领导班子“问党情”,结合干部“功过”行为和实际事例进行定性分析,初步提出评价意见;跟受评价干部本人谈心谈话,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让干部心悦诚服地接受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拟评价意见”,接受干部群众监督,确保结果客观公正。
四、突出精准性,强化结果运用,奖惩分明。
采用“有功记星、有过亮牌”方法,对在重点项目落地方面积极作为、攻坚克难等8种情形给予“记星”奖励,对缺乏斗争精神等16种情形及时“亮牌”。强化结果运用,及时落实奖惩措施,真正做到奖惩分明,让干得好的有荣誉感,干得差的有危机感。对立功突出的干部,每季度公开表扬,在评先评优、绩效奖励、职级晋升上倾斜;对一年内取得2次“黄牌”的干部,采取组织约谈、回炉培训等手段;对屡教不改的干部,给予降职降级、年度考核不称职等处理。今年以来,先后有12名干部获公开表扬,13名表现突出的干部获优先晋升,5人年度考核直接评为不称职。
来源:《广东党建》2022年第2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