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事关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一定要转发到家族群!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渴望健康、需要陪伴等特点通过设置陷阱、虚假宣传、炒作概念对老年人进行围猎骗取他们的养老金不但让受骗的老年人蒙受巨额财产损失还面临着晚年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今天,高明公安为大家揭秘常见的几种养老诈骗方式@高明街坊一定要转发给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01“养生保健”骗局
骗子通过送米油盐、鸡蛋等小礼品,打着 “免费牌”“感情牌”,笼络老年人,博取他们的好感,从而达到让老年人购买价格高昂的伪劣“保健品”的目的。
02“虚假广告”骗局
骗子通过电信网络平台,发布虚假广告,推送虚假成功案例、制造医学权威教授等手段,编织保健品、食品疗效好于药品的骗局。不但骗取老年人钱财,还可能延误老年人的治理时机,加重他们的病情。
03 “网络问诊”骗局
骗子通过冒充医师教授,健康中心回访者等身份,对老年人进行网络问诊,售卖“三无”药品,骗取老年人的钱款。
04 “免费旅游”骗局
骗子通常以免费旅游,低价旅游为噱头,以强制、忽悠、捆绑销售等手段,诓骗老年人购买高价的伪劣商品,中途还以各种名目增加高额费用以骗取老年人的钱财。
05 “以房养老”骗局
骗子通常会打着“以房养老”,“高额回报”等旗号,哄骗老年人把房产抵押,用抵押房产的钱款投资他们推荐的“理财产品”,让老年人“钱房两空”。
06 “虚假投资理财”骗局
骗子通常会施以“小恩小惠”,同时打着“高收益低风险”、“拉人头返利”等噱头,开设投资理财讲座,项目推介会等形式,编造虚假项目来引诱老年人参与非法集资,然后卷款潜逃。
|防诈小妙招|
端正保健理念
要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知识,身体不适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遵循医嘱服用药物,不要相信所谓的“神医”、“健康专家”、“特效药”、“保健品”,以防落入不法分子骗局。
不要贪小便宜
面对花样繁多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不轻信他人,不贪图蝇头小利,牢记“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凡是有人向您要钱,一定要多留心眼。
警惕陌生电话
陌生电话不要轻信,无论是自称公检法还是其他政府机关人员,只要提到“钱”,都要第一时间核实身份,联系子女确认情况,提高防范意识。
多与子女沟通
遇事不决多与子女沟通,多询问子女意见。子女也要多关心父母,积极向他们普及反诈知识,避免上当受骗。
学习理财知识
主动学习金融理财知识,投资理财一定要去正规的金融机构,警惕“低风险高收益高回报”的理财产品,远离非法集资。
树立安全意识
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随便将银行卡卡号和密码、身份证等个人资料透露给陌生人,尽量避免在公共网络环境下使用金融服务。
目前,全国范围内正在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为贯彻落实相关部署,我区建立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线索举报平台,若发现养老诈骗相关线索,请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进行举报。打击养老诈骗,警民齐参与!让我们一起守护好老年人的“养老钱”!
信件举报:高明区文汇路6号区政府大院3号楼3楼区委政法委(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办收)
电子邮箱:gmshce@126.com
工作时间专线:0757-88662029
举报平台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开放。电话举报时间为法定工作日上班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4:30-17:30)。
来源:刑侦大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