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幕时评|荷城住宅小区“微”阵地背后的“大”文章
5月14日上午,丽日名都小区党群服务站揭牌启用,佛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高明扎花灯传承人黄燕琼教授小区里的亲子家庭一起“扎花灯”。这标志着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又添一个党群服务“微”阵地。至此,荷城街道已建起了24个住宅小区党群服务站。
现在的城市社区一般都建立了党群服务中心,为何还要在住宅小区设立党群服务站?这实质是高明区、荷城街道推动党群服务突破“最后一公里”、密切党群联系、大抓基层的重要举措。
丽日名都小区党群服务站揭牌启用。荷城供图
你去城市社区里散散步就知道了,一个社区的范围通常是比较大的,有些居民从家里到社区居委会或党群服务中心并不方便。以荷城街道明湖社区为例,该社区辖区面积近4.5平方公里,有的住宅小区距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超过6公里,经常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参加活动并不现实,老人孩子尤其如此。
相比之下,住宅小区才是居民活动最频繁的地方。对居民来说,政府把服务送到住宅小区那才是真的送到了家门口。
而且,一个住宅小区的人数相对较少,镇街或社区党组织能更方便、精准地了解居民的诉求,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更个性化的服务。
佛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高明扎花灯传承人黄燕琼和小区里的亲子家庭一起“扎花灯”。荷城供图
荷城街道明湖社区美的东区住了不少年轻夫妇,大家很需要孩子的课外培训服务。了解到这个需求后,明湖社区党总支联动共建单位、新华书店等热心机构以及党员志愿者,在党群服务站开办了“启明星”青少年公益课堂。
社区党员、美的东区党支部书记邓雯娴,在职报到党员夏雪葵、赵思思、曾灿等一批热心党员,组成师资团,利用业余时间,在党群服务站为辖区内青少年开设英语、绘画等课堂。每次课堂一开始报名,名额就“秒光”,党群服务站的服务受居民欢迎的程度一目了然。这就是精准服务。
荷城街道月明社区有一个高明区公租房组成的住宅小区,聚居的多是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单亲家庭等困难群体,他们对文化、精神领域的服务有着强烈需求。因此,该小区党群服务站就为居民们提供新闻快报、心理咨询、家电维修等服务;居民们平时有困难或诉求也可到服务站寻求帮助。
该小区党群服务站设立的第1个月,月明社区党委和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就捐赠一批科普、健康类书籍,并认领了10个困难群众“微心愿”,一批爱心商家还提供了轮椅、婴儿车、炖盅等生活物品。其中,轮椅是最受欢迎的,很快就被认领完了。这就是供给与需求充分匹配的表现,这也是精准服务。
作为一个住宅小区的实体平台,住宅小区党群服务站的功能还有更多想象空间。例如,高明有些住宅小区虽然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但没有集中开会议事的场所。有了住宅小区党群服务站后,这个尴尬就不存在了。
小区居民在党群服务站参加活动。荷城供图
通过建好、用好住宅小区党群服务站这个“微”阵地,镇街、社区党组织的服务送到了小区,党建工作下沉到了小区,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根”扎进了小区。
以住宅小区党群服务站为载体,高明区、荷城街道把社区党组织的服务“端口”和社情民意搜集“触角”延伸到居民家门口;同时,通过党建联席会议和党建网格化等机制的创新,把各类资源和力量集中到社区党组织,为社区党组织做实党群服务赋能。
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阵地,再加上队伍和资源,高明区城市社区党组织为居民提供的服务将日益丰富,居民对“惠从党来”的感受也必将愈发真切。
信息来源:"南方+app"微信公众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