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管理员2 发表于 2022-8-23 09:04

24小时无休的“数据港”,筑牢更合防疫“防火墙”

“您好,我是更合镇的防疫工作人员,请问您是XXX吗?您是否从某地返回更合?抵返更合后是否已经到居住地所在社区进行行程报备?是否进行核酸检测?麻烦您尽快到社区报备领取健康告知书,到医院进行免费的核酸检测……”这是更合镇三人小组工作专班成员每天工作说得最多的几句话。还没走进更合镇综合治理办公室,电话声、敲击键盘的声音就此起彼伏,电话排查、登记、统计、报送等一系列操作他们早已驾轻就熟。




更合镇三人小组工作专班成员开展数据核查工作
疫情大数据排查是个隐形战场,更合镇疫情防控三人小组大数据排查专班设在了镇综治办,主要的工作任务落到了一批90后的身上。疫情大数据需要他们24小时轮班工作,数据落地分发、安排上门、跟进落实、统计反馈,一环紧扣一环。排查任务重、时间紧迫,为了能实现快速核查、精准排查,专班成员需时刻绷紧神经,做到“一人不漏、一条不落、一刻不误”。在接到转来的初核信息后,第一时间联系对象,确认对方位置在更合辖区后,建立一人一档并派发到各网格,村(居)或企业网格“三人小组”开展上门排查,按规定落实核酸检测、隔离、健康监测等措施。对不在更合范围的线索再回流反馈上报处理,这是疫情防控大数据核查的闭环管理程序。

从收到线索、落地排查,直至汇总反馈,全流程要在三个小时内完成,留给专班成员的时间并不多。要确保各类数据日清日结,他们必须和时间赛跑,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象的排查落地、核酸检测和结果反馈。2022年初,奥密克戎变异株开始波及国内多个省份,随着周边城市逐渐出现感染病例,更合镇的排查线索数量逐渐增多。三月份排查数据激增,期间共收到大数据3911人次,最多的一天多达329人次。工作强度大、不分昼夜连轴转、无法按时吃饭已成为工作专班成员常态。长时间面对电脑出现眼睛酸胀、视力模糊,可专班成员并没有叫苦叫累,仍然严谨地处理每一条数据,客气地与每个对象沟通。由于疫情形势多变,各项措施更新快,他们还需不断加强文件政策学习,主动与上级部门、镇卫健部门进行沟通,及时向各网格员传达防疫措施,耐心向对象解释,协助网格开展排查,落实措施,确保不漏一人。


专班成员学习新文件政策,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更合镇辖区工业企业众多、分布散,人员流动性大,对象对排查存在排斥抗拒,拒接电话,不愿意透露姓名、基本行程和位置等是常有的事。每当遇到不配合的对象,专班成员会不厌其烦地联系对象,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耐心讲解防疫政策,让对象能配合完成核查和防疫措施。一圈电话下来唇干、舌燥、头晕脑胀,来不及休息一下,他们又要开始拨打下一个电话……



三人小组开展排查工作
更合镇综合治理办办事员彭梓毅自2020年开始加入疫情防控“三人小组”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始终冲锋在防疫工作的最前线,逐步成长为三人小组工作专班的核心。整理底数表、联系劝说对象、指导村(居)和网格“三人小组”落实防疫措施是他的工作强项。平时生活中内向沉默的他,每每在其他同事遇到难沟通的对象时就会主动接过电话,耐心解释引导。由于专班成员以女同事居多,因此他都主动承担晚上的加班,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态。为了能及时汇总梳理当天的数据,给明天接班的同事一份清晰的统计表,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通宵工作了。尽管工作如此繁重,他还是时常把休息的机会留给同事,自己却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领导建议他注意身体,多休息,他一句“她们工作还不熟悉,我不放心”又继续埋头工作。他就如同“三人小组”小伙伴们心中的“定海神针”“彭铁人”,只要工作遇到困难他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只要有他在,大家心里就踏实。



彭梓毅整理排查数据并与卫健部门交流工作
截至2022年7月31日,更合镇三人小组工作专班共收到大数据推送排查数据16591人次,其中落实措施4358人次,通报外省市、区8961人次,无法联系1291人次。核查数据全部清零,为更合镇筑牢防疫“防火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因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辞辛劳24小时始终坚守岗位,快速响应,迅速行动。他们的每一个电话、每一条核查信息都在为全镇疫情防控“防火墙”添砖加瓦,与其他部门联手共同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疫“防火墙”。

来源:更合发布、更合镇综合治理办公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4小时无休的“数据港”,筑牢更合防疫“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