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域社会治理 | 高明区这2个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获得省级荣誉!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司法厅、广东省民政厅联合印发《关于确认2022年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单位的通报》,高明区杨和镇石水村、荷城街道长安社区名列其中!
小伙伴们,让我们恭喜杨和镇石水村、荷城街道长安社区!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两条村居在法治建设的亮点工作!
01、杨和镇石水村
“法治+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一、基层组织建设有力,不断完善村民自治。村党委高度重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由村党委书记牵头,成立了“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精心组织、指导与协调,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不断完善“两委”分工和决策制度,严格依法组织基层民主选举,对于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决策,坚持集体研究、民主决策。村“两委”成员分工明确,分片包干,每人都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的具体工作,都分别挂钩若干个村民小组,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治理规范健全完善,扎实推进基层民主。坚持把建章立制作为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中的重点来抓,健全完善了《村规民约》和《集体经济组织章程》,有力地推动了村中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不断完善和落实村务公开、村务监督制度,做到议事、决策公开,政务、财务公开,基建项目公开,在每个村民小组设立财务、政务公开栏,努力提升村民对村务工作监督参与的积极性,共同防范整治基层腐败问题和各类乱象。
三、普法教育深入细致,有效提升干群素质。近年来,重点围绕《信访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土地承包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组织开展系列学习宣传活动。通过派发宣传资料、开设宣传栏、张贴标语海报、视频播放等形式送法进村,提高村民民主法治理念。通过律师驻村居服务,定期组织法治讲座,近两年累计开办法治讲座1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6000余人次。建设图书室提供法律刊物供村民阅读,配套建设石水村委会门前的党建广场主题景观,LED显示屏宣传等,营造了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在民主法治的建设基础上,石水村委会得以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石水村委会亦成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并成功引入西坑村民宿和大田村两个高端民宿项目,打造背岭村金花茶种植基地,新安村被列入杨和镇“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等。
四、村务治理依法有序,民主法治成效显现。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定期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并及时进行调处,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调处在萌芽。近两年来,累计调解民间纠纷86件,不断完善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我村常年保持了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无群众集体越级上访事件,无因民间纠纷引发非正常死亡和群体性事件的良好记录,社会治安和谐稳定。
02、荷城街道长安社区
“法治+居民自治”、助推社区新发展
一、强化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社区成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和适时研究开展普法工作,推动普法工作顺利开展。聘用老党员、离退休干部和居民小组干部成立人民调解小组,分别为银豪锦湾人民调解小组、泰山小区人民调解小组、幸福A小区人民调解小组、幸福B小区人民调解小组,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区。
二、健全制度,强化居民自治。规范村级重大事务民主议事、决策的范围、程序和方法,保障村民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按照上级要求,公开公平公正先后完成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新亨、西头、张学和禾洲四个居民小组和股份社换届选举工作积极引导和协助各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让居民参与小区自主管理。目前,长安社区已有6个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分别是泰山小区、幸福花园A区、幸福花园B区、凯晖苑、嘉明楼、紫华阁。
三、法治教育扎实推进,居民法律意识进一步提高。深入开展法律进农村、进家庭活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创建“法治文化广场”、“普法长廊”,在张学村建设了“安全生产法主题公园”,促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居民法律素质,定期邀请驻村律师开展普法活动,积极开展法律服务援助和法律咨询,不定时邀请驻村律师参与居民小组重大事项决策会议,同时注重在处理日常居民矛盾纠纷中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法律宣传教育在群众当中的覆盖率。
四、突出重点,营造普法氛围。制定年度民主法治工作计划,充分利用“12.4”宪法日、3.15消费者权益日、“三八”妇女节、等有利时机,重点学习宣传《宪法》、《婚姻法》、《人民调解法》等法律法规。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建设法治乡村的重要载体
截至目前,高明区共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0个。高明区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到行动上,强化组织领导,主动担当作为,全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来源:佛山高明普法
确实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