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点亮青少年创新梦
科普向未来/近年来,高明区科学技术协会牢牢抓住青少年科技教育重点活动,为区内青少年的科技梦想保驾护航。先后举办高明三创大赛,累计吸引逾千名学生参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热情,提高了学生们的创新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不断推出富有想象力和实用性的创新作品。
走进佛山市惟德外国语实验学校(原广外佛校)创客教室,各种新奇的科创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每周社团课,创客工作室是学生们最爱来的地方,他们的很多想法从“异想天开”变成了触手可及的作品。
两位六年级的学生陈威文、区琬蔚展示了他们的科创作品:《智能感应婴儿车》。这个作品获得了2021年第五届高明区创意创新创业大赛中小学组一等奖。
这个智能感应婴儿车主要有三个功能:第一个功能是噪音检测功能,当环境噪音过于吵闹时,led灯会亮起,液晶显示屏上就会显示noisy and uncomfortable;第二个功能是电磁锁安全带,只有用特定的电子标签发到这个模块,才能打开安全带;第三个功能就是智能刹车防撞功能,当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到前方有障碍物时,就会联动舵机卡住轮子,达到一个刹车防撞的效果。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灵感?陈威文说灵感来源于妹妹,由于爸爸妈妈总是不放心我自己一个人推着妹妹去遛弯,所以想制作一款能让爸妈放心把妹妹交给自己的婴儿车。
有了这个想法后,陈威文和他的组员张宇轩、区琬蔚开始琢磨,几个人的想法得到了学校老师们的支持。
在指导老师关泳珍看来,最欣慰的不是得奖,而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考并理解了科创作品的原理和内涵,产生了浓厚的科学兴趣,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培养和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不仅需要空间和平台,还需要通过一系列丰富有趣的课程设计、科技活动等来引导。在沧江中学,吴彩红老师把日常教学、编程、科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教室里摆放的《便携式胎动自动计数器》,是九年级学生梁敏斯、李欣颖合作完成的,这项发明创作同样获得了2021年第五届高明区创意创新创业大赛中小学组一等奖。这是提供一款便携式的自动统计胎动次数的仪器,方便怀孕后期的孕妇方便、准确的统计胎动次数,从而避免胎儿因缺氧而引发的死亡事件。
目前她们团队打算继续优化产品性能,争取拿到专利把它变成真正产品并投入使用。
创客实验室的开展,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着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在比赛中获奖能让学生更有创作发明的热情。2022年第六届高明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目前已经报名结束,据了解,本届参赛的中小学生队伍共49支,大赛评审将在9月24日进行,晋级项目将在10月底进行颁奖。
除了科创课堂上的发明创造,大家还可以在大自然以及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索,接触真正的科学,叩开生命科学的大门。同时,通过三创大赛,也给大家提供展示的机会,激发更多的学习兴趣。
来源 |高明新闻 会666 可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