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加强欠薪协调,拉家常掏心窝解决烦“薪”事
28日,高明市民王女士收到被拖欠的3000元工资,连连向高明区人社局工作人员表达感谢:“要不是你们,我这笔钱可能就拿不回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王女士曾向高明区人社部门诉求,之前在高明某超市里的某食品专柜工作,离职后被进驻食品专柜的某公司拖欠工资。由于该专柜同时有多家公司进驻经营,且王女士缺少劳动合同等证据证明,导致她的欠薪情况一时无法明确。高明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多次到该超市调查了解情况,分析王女士曾在该超市内食品专柜工作过且被欠薪的可能性较高。
对此,工作人员决定另辟蹊径,多次通过唠嗑、拉家常等方式,强化超市方责任意识,最终敦促超市方介入积极协调进驻商家于2023年11月28日通过现金方式当面结清王女士的3000元工资,有效避免了王女士后续举证艰辛和诉累问题,案件得以圆满处理。
采用拉家常方式为纠纷双方寻求利益平衡点,促成双方和解,是今年高明区积极探索劳资矛盾纠纷化解“提速”渠道的一项常用方案。坚持“依法、公正、准确”办案原则,今年以来,高明区各级人社部门充分发挥调解在劳资纠纷处置中的基础性和便捷性作用,在法律允许的框架范围内通过多种方法促进劳资纠纷案件案前协调成功率,最大限度地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
人社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受理投诉后,他们会及时征询双方协调意愿,专人跟进积极充当沟通桥梁,引导双方当事人充分认识案前调解协商的积极意义,充分调动双方参与协调的积极性。
协调过程中,工作人员注重梳理总结双方矛盾点,组织双方当事人逐一协商尽可能达成共识。一时无法协商一致的,也会根据劳动者诉求要点,按照“轻重缓急”原则,督促企业优先解决对劳动者最重要和迫切的部分。
面对双方有一定争议,但又有意愿解决的欠薪纠纷,工作人员会通过拉家常、算成本等方式,摸清双方诉求“底线”,为双方寻求利益平衡点,尽力促成和解。而对工资金额争议较大但急需尽快解决的案件,也会仔细审查员工合同、工资明细和考勤明细等账目,指导劳资双方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逐一明确每一部分的应发应收,采取阶梯式支付方式清偿欠薪。确实无法明确的部分,组织双方协商出可以接受的具体金额。
在区各级人社部门共同努力下,欠薪处置得到了用人单位和员工的普遍支持和配合。今年以来,高明区绝大部分欠薪纠纷通过案前协调得以及时化解。
高明人社微信编辑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