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高明论坛手机客户端微信联系管理员

高明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版块导航

≡ 互动高明 ≡
畅谈高明高明楼市高明百事通装修讨论区40年来新变化乡村振兴
≡ 同城交易 ≡
个人跳蚤市场二手房商铺厂房租售二手车辆交易拼车求职兼职
≡ 高明生活 ≡
征婚交友新情感地带灌水贴图微信|QQ群
≡ 管 理 区 ≡
论坛管理区网络举报平台回收站 ......
查看: 12965|回复: 5

这6种食物别再二次加热了,小心腹泻、中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20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日常生活中
我们难免会有吃不完的剩饭菜
对于这些剩饭菜
我们一般会经过加热后
再次食用

但是你知道吗
有些食物不能二次加热
不然容易引起腹泻
甚至中毒

究竟哪些食物不能二次加热?
我们又应该如何处理剩饭菜?

NO.01、菌类食物

提到菌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蘑菇,蘑菇经过高温烹饪之后会产生大量的硝酸盐,放在冰箱中低温保存,第二天加热后继续吃的话,进入人体内的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经常吃第二次加热后的蘑菇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长期这样吃会增加罹患消化系统肿瘤的概率,所以不建议蘑菇二次加热后继续吃,尽量一次性吃完,吃不完扔掉。

NO.02、海鲜食品

虾、蟹、花甲等海鲜类食物不适宜二次加热,没吃完的海鲜如果放置太久,容易滋生细菌,产生毒素,增加肝的解毒负担,最好现做现吃。

NO.03、菠菜

菠菜草酸含量高,需要焯水之后食用,再加上菠菜中还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如果二次加热的话,菠菜会因为再次受热转化为亚硝酸盐,从而对人体有害。

NO.04、牛奶

牛奶不能反复加热,时间长了牛奶就会变质,从而滋生细菌,容易造成腹泻。

另外,反复加热牛奶,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性,导致营养的缺失。所以,正常的牛奶煮透了就给孩子喝,不要反复加热,这样可以达到补充营养的作用。

NO.05、银耳汤

银耳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煮熟的银耳汤,如果放置时间过久,硝酸盐会分解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会使血液里的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从而破坏人体正常造血功能,影响健康。所以银耳汤最好现做现喝,不要隔夜。

NO.06、溏心鸡蛋

溏心鸡蛋主要是指没有煮熟的鸡蛋,这样煮出来的鸡蛋无法彻底杀灭鸡蛋中的沙门氏菌。如果再放置一晚,增加了细菌繁殖和产生毒素的机会。即使第二次煮熟了,也最好避免食用。

平时偶尔少量吃溏心鸡蛋,可能不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明显的危害。但是如果过量食用或者是经常食用溏心鸡蛋,可能会导致胃肠炎,出现腹痛、腹泻、恶心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食物中毒。

温馨提示:鸡蛋最好吃全熟的,这样才能将里面的细菌全部消灭。全熟的鸡蛋在低温、密封情况下储藏,一般保存48小时没有问题。

如何正确对待家里的剩饭菜?
对待剩饭菜,处理态度要“严谨”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食品安全五要点”中第四点“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里明确建议:熟食在室温下不得存放2小时以上,应该及时冷藏(最好在5 ℃以下),不要在冰箱当中存放超过3天,剩饭菜加热的次数不应该超过1次。

1、剩食物要聪明,最好“只剩肉不剩菜”

相比肉类食品,蔬菜在存放的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亚硝酸盐,而且还会有较大一部分营养流失(维生素C等)。综合来看,建议大家尽量剩肉不剩菜。

另外,不建议剩凉菜。凉菜一般不经过加热,更容易滋生细菌等有害物质,诱发腹泻、腹痛等食物中毒问题。

2、存放剩饭菜要“科学”

为了保证剩饭、剩菜的“卫生和安全”,建议避免对其进行“不必要的操作”。

(1)应减少筷子等器具对剩饭菜的翻动,用材质安全、靠谱的保鲜盒盛装、存放剩饭菜,确保其密封性。

(2)剩饭菜在存放的过程中应放于“冰箱低温区域”,尽早吃完,避免细菌等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3)值得注意的是,剩饭菜需要“分类包装+存放”,避免出现交叉污染和串味。

3、剩饭菜在吃之前必须要“热透”

应将剩饭菜加热至100℃,而且至少要保持沸腾5分钟以上。

4、吃多少,热多少,请勿“反复加热”

为了降低微生物的侵袭风险,避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对于剩饭和剩菜,都不建议反复多次加热。能吃多少,每次就热多少,剩下的食物继续储存于冰箱,并抓紧吃完。

各位街坊
赶紧转发给亲朋好友
让大家注意起来~

来源丨CCTV生活圈、南海市场监管、佛山市场监管
发表于 2022-9-20 19:54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学野了
发表于 2022-9-22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学到野了,多谢普及
发表于 2022-9-22 22:23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长知识了
发表于 2022-9-22 23:16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记住了!
发表于 2022-9-23 07:57 来自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下载新版论坛手机客户端|粤公网安备44060802000001号|微信联系管理员|举报|小黑屋|高明论坛 ( 粤ICP备15002740号 )

GMT+8, 2025-5-3 22:22 , Processed in 0.07544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