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成就辉煌。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明笃行新发展理念,全区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区域价值显著提升,社会民生事业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坚定有力。
9月26日起,佛山电视台高明分台推出“喜迎二十大·高明这十年”系列报道,聚焦发展巨变,反映亲历感受,进一步激励全区干部群众凝聚起加快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砥砺奋进的十年,高明集聚科创资源,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企业创新投入热情高涨,高新技术企业成倍式增长,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高明高质量发展。
落户更合22年的佛山市诚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是高明本土成长起来的大型不锈钢企业。从2016年起,佛山市诚德新材料有限公司不断引入领先的人才、技术和力量,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信等,加大生产技改,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
经过退火、酸洗等自动化生产,一卷卷冷轧钢卷顺利生产。
在生产车间,先进的生产线正在热火朝天忙制造,同时它们的生产情况和能耗数据实时上传到数字化管控平台,有了这些可视化的数据分析,企业就可以随时调整生产战略,达到降本提质的效果。
佛山市诚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戴磊:将我们的订单、生产、品质、物流、运输,达到全流程数字化运营。通过能耗管理系统运用,一年耗能成本节约了500万元以上。
虽然属于传统行业,但佛山市诚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早在2016年插上数字化智能化的翅膀,先后开展了“不锈钢冷轧智能生产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示范项目”“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项目”等,推动设备与系统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搭建起以宝信ERP、MES为核心的生产管控平台,为工厂安装“智慧大脑”,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倍、单位产品能耗下降10%以上,实现产供销高效精准衔接,成为佛山市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的样本。
在技术攻关突破上,高明企业更是勇当“开路先锋”。作为中国纺织业的翘楚,溢达纺织早在2013年,就行走在“无水染色技术”的研发之路。“无水染色技术”构建了全新的极性/非极性二元非水介质染色体系,是一项颠覆行业的技术,与传统水介质染色相比,极性/非极性二元非水介质染中深色可节约盐100%、节约水95.8%和降低能耗39.3%,而且无需对纱线进行前处理和染色后处理。
溢达集团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及集团总监 张玉高:它是溢达独创的技术,是全球领先的染色体系,完全代替了水,整体染色过程比传统染色方法减少95%的水用量,染料利用率也能够大大提高。
2022年1月13日,溢达集团非水染色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经过9年自主研发,“无水染色技术”项目已申请国家专利27件,建立企业标准3项,并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项目技术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我国全行业使用无水染色技术后,每年可节约大约194个西湖的水量。
在高明,越来越多和诚德新材料、溢达纺织一样的企业正在加速转型。截至目前,累计获评2个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5个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标杆示范项目、3个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4个数字化车间项目以及103个项目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015年的36家,迅猛发展到288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57%;创新已经成为支撑高明企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力量。
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万方院区
为加快打造科技创新集聚区、推进科技创新工作,高明早些年就与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打造了“两院一中心一基地”科技创新平台格局。
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是高明区政府联合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及万方智慧城共同打造的科技创新平台,成立3年以来,先后引进科技创新团队、企业有30多个,涉及生物制药、新材料、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多个创新领域,不断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再迈向“市场化”。
广东高明产业创新研究院技术开发部部长 陈铁牛:我们将科技创新资源对接研究院的众创空间,通过众创空间进行孵化培育,之后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产值达到几千万的大规模产业化,我们就将它引进“加速器”,进行产业化落地和上规,为高明带来税收和就业。
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背后,是十年来高明坚持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导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结果,从主体培育、载体建设、技术攻关、资源聚集、生态营造等方面,深入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综合运用创新政策、技改扶持项目、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方式,助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扶持大型骨干企业发展,同时重视中小微企业的壮大,打造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互联互通的产业生态,让科创活力推动高明高质量发展。
来源 |高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