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明阳
信步在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背后的红色明阳历史文化街区,青砖灰瓦的建筑、民居门口的石碾、曲径通幽的巷道、简朴的革命先驱故居……恍然间,时光仿佛倒流,带人穿越回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里是高明区明城镇明阳村。
500多年前,这里是高明县治所在地,曾获誉“文风甲端郡”“彦硕辈出”;100多年前,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三位革命先驱从这里北上求学,投身革命;如今,高明区用心用情保护好、传承好明阳村红色资源,红色精神在这里熠熠生辉。
自2020年被中央组织部、财政部确定为开展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以来,高明区紧扣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全面加强明阳村党组织建设,激活红色发展引擎,明阳村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先后荣获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环境再造,历史传承 闲置旧街区迸发全新活力
“这里以前是闲置着的老屋,现在我们将其改造成红色书吧,很快就要开业了。”杜锦华一边说着,一边推开了明阳村老街上一座古朴小楼的大门。
映入眼帘的红色书吧装修风格简约,保留着古朴的岁月痕迹,一些地方则稍作清理和装饰,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书吧已基本成形,二楼三楼还有开放的露台。夏日晚上,和三五好友一起在这里阅读、品茗、畅聊,享受乡村的晚风、虫鸣和星空,一定是个不错的体验。
杜锦华是高明区委组织部的一级主任科员,2020年10月,刚结束更合镇小洞村驻村工作的他,根据组织安排,成为派驻明阳村党委第一书记,驻村指导组织振兴试点工作。
明阳村区域内有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红色革命遗址和文物保护单位38处。
为讲好明阳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明阳村将散落村内的红色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串珠成链,并因地制宜新建、改建了如红色书吧、红星影院、红星客栈、明阳村史馆、明城古韵文化厅、家书广场等红色文创项目,打造了颜值、气质兼备的红色历史文化游径,形成了具有明阳特色的红色历史文化街区。
据杜锦华介绍,这一街区不仅是展现明阳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而且集中讲述了明阳村名人志士的动人事迹,再现了明阳村党员群众奋斗创业的光辉历程。同时,通过引入书吧、咖啡馆、民宿等文化旅游新业态,让本地村民与来访游客在这里“能逛、能看、能吃、能喝、能玩、能购”,从而完善明阳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推动可持续发展。
6月25日,红色明阳历史文化街区建成开放。目前,红星影院作为公益性放映厅,每天为村民、游客放映红色主题电影,成为赓续革命传统、弘扬红色精神的重要宣传阵地;红星客栈的首批客房已经完成装修,开门迎客。沉寂已久的老街正逐步恢复生机与活力。
“这里将成为明城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带动旅游消费发展,助力明阳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阵地。”明城镇党委副书记杨建民说,“这些场所建起来后,我们会继续支持和运营好它,让其真真正正成为服务群众、涵养文化、振兴产业的重要载体。”
文化赋能,产业兴起 争创佛山首个红色4A景区
其实,红色明阳历史文化街区还只是明阳村乡村振兴大谋划中的一部分。
从明阳村老街出发,穿过几个池塘和一些民居,高耸的文昌塔下,一片骑楼街区正在“华丽变身”。
“我们在这里打造‘东门圩1475’,重塑老县城的历史风貌,将其打造成适宜观光旅游的场所,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明阳村红色文旅项目负责人说。
从去年国庆开始,项目运营方着手以“3谭”红色文化为中心,串联高明区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谭平山故居、明城老街“东门圩”红色主题文化街区、红色明阳历史文化街区、文昌塔、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高明区委党校等红色资源,打造大型红色主题4A文旅项目——三谭故里·红色文化旅游区。
“佛山有多个4A景区,但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这里将是第一个。”该负责人说,整个旅游区计划两年内打造完成,拟三年内争创成功;项目一期核心区“东门圩明城老街”首期街区拟于今年10月1日开街。
位于明城镇中心区的这片街区,由一片特色历史建筑群落组成,拥有近3万平方米的公有物业,其中包含大量的厂房、仓库、商铺等。
“以前出租给商铺的租金是每月10—15元/平方米,而且大多数物业是闲置的,产出的经济效益非常低。改造运营后,每平方米每月的租金是50元起。”杜锦华说,这片旧街区改造给明阳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更为强劲动能。
目前,招商工作已全面启动。在项目办公室墙上贴着的街区规划图上,不少商铺已经贴上了红色的圆点,表示已“名花有主”。据项目负责人透露,不少选址条件非常严苛的外资餐饮企业也正慕名而来。
如果把眼光放得更远些,公有物业的增值还是“小数目”。按照项目运营方的预计,旅游区可实现年接待研学超1万人次,并实现每年15%的增长;每年预计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旅游区建成后,将产生旅游直接收入超亿元,带动旅游相关产业收入超5亿元;项目还将形成夜经济集聚区,服务周边城镇居民及高明区各旅游景区客户。
更为难得的是,明阳村“东门圩1475”项目不只是寻常的商业旅游街区。
在该片区原有的旧仓库等物业资源,项目运营方规划引入了18个博物馆,发展博物馆产业,构建佛山首个民间博物馆集群。目前,“燎原红色钱币博物馆”“高明粤菜文化展览馆”已经入驻,场馆装修正在积极施工;“高明剔红工艺博物馆”“夏国璋狮王博物馆”“民族工业振兴展示馆”“传统酱酒文化展示体验馆”“景泰蓝瓷器博物馆”等已陆续达成了入驻意向;还有一批主题各异的民间博物馆正在洽谈中。
与此同时,该片区还将重点规划和引入“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网红直播(拍摄)基地”“红色主题研学营地”“红色电影院”“粤港澳大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成观光旅游的“网红打卡地”,吸引更多市民前来观光旅游,切实把红色和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农民致富动能。
依托自身的红色资源,明阳村正打造佛山首个红色主题的4A景区。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红色明阳,示范引领 为高明乡村振兴树立样板
高明的母亲河——沧江河从明阳村潺潺穿过,白墙黑瓦的文昌塔巍然耸立在河畔;塔侧几棵香樟树长得郁郁葱葱,树荫下,“革命三谭”的塑像昂首挺立。
高明,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是广东省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三谭”故里明阳村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如今,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明阳村更是走在前、做示范。
“明阳村越变越好了!现在游客多了,我们的特色农产品、地方特色美食等也会迎来更好的收入。”明阳村村民黄宗春说出的不仅是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也是高明人对乡村振兴的憧憬。
高明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以开展推动明阳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为示范,统筹实施“红色振兴”四项工程,以点带面推动乡村连片规划、连片建设,深化红色底蕴、厚植绿色优势,高标准高质量引领带动全域乡村振兴。
高明拥有质朴的乡村形态和优美的田园风貌,潜力大、前景好。“乡村振兴是高明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努力将农业农村这块短板锻造为最强潜力板。高明乡村振兴必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明区委书记杨永泰表示,高明要打造出在珠三角、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影响力的乡村振兴示范区域。
今年3月15日,高明公布将全力打造约300平方公里的“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力争推动高明乡村振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凤鸣朝阳’出自《诗经》,意为凤凰在太阳初升时鸣叫。建设‘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寓意高明乡村振兴工作如凤凰在旭日阳光的照耀下长鸣高飞,必定向阳而生、朝气蓬勃。”杨永泰说。
“凤鸣朝阳”乡村振兴示范带将重点构建“一核三区、四段五连”总体布局,其中的“一核”就是明阳村。
按照规划,明城镇将以明阳村为中心,整合崇步村、明东村、石塘村、明西村、明南村、光明村等现代农业项目资源及丰富的红色文化元素、绿色生态禀赋,打造组织振兴精品路线,改造活化红色文旅街区,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两岸三产融合示范区,争创“两山理论”实践基地,形成集产业、文化、人才、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于一身,汇党员干部培训、爱国主义教育、现代农业建设示范、青年创新创业、生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精华段。
“一个城市要有记忆,历史要传承。明阳村的红色资源十分丰富,这里的红色岁月历史值得我们深深地铭记与挖掘。”高明区副区长、明城镇委书记朱立坚表示,明阳村将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等功能为一体的红色历史文化旅游街区,以组织振兴推动产业振兴,将发展实惠带给全体村民。
他表示,明城镇将全面整合利用镇内丰富的红色资源、绿色资源,着力打造“红色+绿色+特色”的文旅产业,建设以“百年丰碑”为主题的文博展馆群落,充分发挥场馆阵地效用,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开发旅游文创产品,带动旅游、消费、发展,助力明阳村产业振兴,为高明推动全域乡村振兴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老村蝶变的红色引擎 强化基层党建,力促乡村振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靠谁带头?答案便在于强而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明阳村美丽蝶变的背后是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和凝聚。
01、基层党组织规范提升
2020年10月,高明区委组织部安排一级主任科员杜锦华到明阳村担任第一书记;随后,来自佛山市纪委和市委组织部的两名选调生也来到明阳村开展驻村工作。杜锦华感叹:“这样的配置在佛山乡村里估计是找不到第二个的。”
推动组织振兴,建强村党组织是根本和保障。高明区落实佛山市委大抓基层大抓支部部署要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把明阳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把红色村党建工作打造为样板标杆。
针对以往村、组党组织对重大事项掌控力不够的问题,在村、组两级全面实施重要事权清单管理,明确由党组织对村级人财物管理10项重要事权,落实全流程审核把关,突出党组织先知先议先做,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显著提高。
针对“头雁”、骨干人才队伍不强的问题,通过换届选优配强带头人队伍,实现了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村股联社社长“一肩挑”,新一届村“两委”成员文化程度均为大专以上,全部以超过95%的得票率当选,实现100%交叉任职;实施骨干人才全链条培养计划,推行“帮带结对”“村组干部平时考核”等制度,设置“攻坚克难”奖项,提升村组干部履职能力和精气神。“打铁还要自身硬。我们村干部,党组织要带好头,乘势而上,带领党员群众合力建设红色美丽新明阳。”明阳村党委书记谭荣坚说。
针对党员作用发挥缺少有效平台的情况,在27个村民小组党支部全面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与党员量化积分管理,织密“横到边、纵到底”的三级党建网格,并将72名威望较高的党员骨干任用到网格长岗位,带领党员在网格中认岗领责,为村民办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通过三级党建网格,党员干部入户联系服务群众5300多户次,累计排查网格事项42件、成功处置率达100%。
针对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不高的状况,进一步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在思想、组织、队伍、治理、服务五个方面建立健全28项制度,以制度管人,按流程办事,有效提升村组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02、党员主动担当作为
随着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增强,明阳村党员的归属感、责任感也不断提升,党员先锋模范不断涌现。
去年,在推进村中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朗第村民小组村中一片芭蕉林因大量生活垃圾堆积、蚊虫滋生被列为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但个别村民因自身经济利益而阻拦整治,整治工作陷入“僵局”。
得知情况后,朗第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杨雄明带领党员深入有关村民家中,逐一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并带头砍掉了自家的芭蕉树。村民受其“舍小家为大家”行为感动,纷纷动手砍掉这片芭蕉林,清走垃圾,改造成“四小园”,让“卫生死角”成为“幸福田园”,营造了“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的良好氛围。
明阳村程屋村民小组党员程国荣,在荷城经营着一家公司,当得知村中建设需要带头人后,他毅然回村接下了程屋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的担子。在热火朝天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他自费请消毒杀虫公司对村中卫生死角进行消毒,带领热心群众、学生等化身“美妆师”,对村中旧房屋等进行彩绘美化,让村中的环境“黑点”成为“美景亮点”。程屋村民小组也被高明区评为2021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集体。
预备党员陆展能是一个在城里长大的“95后”,原本在高明城区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在一次回明阳村参加志愿活动中,他感受到家乡迎来了发展良机,于是返乡就业,成了明阳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他积极联系村中青年和外出人才,寻求各种办法激活明阳村青年人才的“一池春水”,并带头组织和参与各种志愿活动,2020年底牵头成立了“明阳先锋”青年志愿服务队,并担任队长,先后开展活动超50场次、服务群众2000多人次。
信息来源:“南方+”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