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期 聚焦基层社会治理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 杨和派出所聚焦基层社会治理突出问题 加大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 避免“小纠纷”引发“大矛盾” 确保辖区治安稳定
1、闹市争执
近日,一男子带着其母亲杜女士 气冲冲地来到杨和派出所报警 警辅人员经过翻查监控 还原了这样一幕
当日,杜女士正在某市场摆摊卖菜 没过多久就有一名男子 驾驶电动车到达现场 刚一下车 男子就开始对杜女士进行责骂 原因就是 “自己平时卖菜的摊位 今天被人挤占了”
言语争执下 男子甚至还对杜女士出手推搡 其过激行为 也引起了附近群众的谴责
2、矛盾产生
“我母亲当街被人这样羞辱 怎么能不了了之?”
经了解 当事人杜女士身体虽无大碍 但却明确提出—— “要个说法”
针对两人的纠纷 民警黄启贤 随即联系涉事男子谢某和其家属 到派出所了解情况
“我没错,为什么要认错?” 一到派出所 谢某也非常激动 表示自己今天没有出摊 杜女士就“占用”了自己“认”的摊位 期间不仅不打招呼 反而理直气壮 谢某认为 该道歉的人应是杜女士才对
(越说越激动,谢某的儿子生怕父亲会做出过激行为,一直抓着父亲的手)
3、深度调解
现场双方各执一词 谁也不肯先低头
“面对这种难以调解的邻里纠纷 我们有方法!” —— 根据杨和派出所总结的 “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十方法” 由民警黄启贤分步指导 兼职人民调解员冼信文配合处理的 二人工作组开始进行逐步调解
讲 “ 因果 ” 一边,黄启贤和冼信文让谢某的儿子 再次观看了当日的监控记录 “是非曲直,因果清晰”
讲 “ 情理 ” 另一边,安抚杜女士后 冼信文动之以情进行劝说 “街坊邻里,以和为贵!”
讲 “ 法治 ” 黄启贤随后拿出“过往案例” 细说各类“血的教训” “法律是底线,各退一步,海阔天空”
见两边都有了缓和迹象 黄启贤又给了谢、杜二人“10分钟”的冷静期 最后再约上双方面对面
“事情的确是我父亲做得不对,我替他向你道歉!”
“别这么说,大家街里街坊,以和为贵吧!”
耐心协调后双方都同意和解
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 谢某向杜女士赔偿了相应的医药费 彼此也都获得了对方谅解
2021年12月,杨和派出所挂牌成立“杨和镇治安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来,通过警辅主导、公众参与、司法确认等形式,发动警务辅助人员、厂企保安、志愿者等担任人民调解员,不断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群众矛盾纠纷化解在初期。至今,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18起,大量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得到了及时化解。
来源:杨和派出所 |